第三十三集 发现探花牌匾藏大山

江南快笔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千千小说网 www.qqxs.us,最快更新新七仙女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三十三集发现探花牌匾藏大山

    212、、发现探花牌匾藏大山。

    清朝道光年间,南京谢家才子谢增参加科举考试,获得探花,一举成名。可是,皇上尔后赐予他的牌匾却流落人间,不知所踪。记者历经几十年考察寻找,2013年12月20日,记者终于在湖南省桂东县桥头乡横店村谢家船皮凹老屋找到。

    这一消息,震动了谢家家族。

    记者历经几十年才探访获悉,原来,这块牌匾是谢家祖上保存下来,为免遭烧毁,才随祖上隐居大山的。据说文化大革命期间,造反派抄家,差点把这块代表谢家文化的牌匾抄走烧毁,是中国共党游击队离休老干部谢承隆冒着被揪斗的危险,用**像把它盖住,才得以保存,不然,此牌匾早已被当做封资修的东西,付之一炬了。

    223、“探花”探秘有缘由。

    “探花”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。与第一名状元,第二名榜眼合称“三鼎甲”。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。

    “探花”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。时至今日,“探花”的称呼仍历久不衰。明清两代称科举殿试考取一甲(第一等)第三名的人。

    宋以后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。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,分别称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合称三鼎甲。殿试在唐代已有,至宋初才成为定制。唐武则天时,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,门下省长官奏状,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,因而称为状头,也叫做状元。自宋代起,沿用旧称,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。状元虽亦被称状头,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。唐无榜眼,却有探花郎。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,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,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;原意只是戏称,与登第名次无关。如北宋前期宰相寇准就是探花。

    到了南宋后期,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,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。因此说,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,合成于南宋。

    太祖以后,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,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。明代的科举,分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阶段。学校生员(秀才)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,教做乡试,录取的人称为举人,第一名称为解元。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,称为会试,录取的称为进士,第一名称为会元。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,称为殿试或廷试,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:一甲三人,分别称为状元、榜眼和探花;二、三甲若干人,第一名都叫传胪。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,即在吏部考试后,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,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。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“天子门生”。殿试后,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,并赐宴琼林苑,故称琼林宴。殿试第一名称榜首,第二、三名称榜眼,一、二、三名都可称状元。南宋以后,第一名称状元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。

    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。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。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。遍游名园,沿途采摘鲜花。然后在琼林苑赋诗,并用鲜花迎接状元。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。例如:翁承赞是唐晚期即昭宗乾宁三年(896)崔谔榜进士第四人。(见孙映奎《唐才子传校注》及〔宋〕王迈《癯轩集》)仍然被选为“探花使”,沿袭着从进士中挑选年轻貌美的人为沿街探花郎的传统。他在《擢探花使三首》诗中写道:“洪崖差遣探花来,检点芳丛饮数杯。深紫浓香三百朵,明朝为我一时开。”“探花时节日偏长,恬淡春风称意忙。每到黄昏醉归去,詑衣惹得牡丹香。”流露出了自己当选探花郎的喜悦。

    探花亦专指第三人。“探花”一词的频繁出现,为其最终成为科举(主要是进士科)第三名的代称奠定了基础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),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,即于礼部试之后,皇帝再次亲试进士,并确定名次。开宝八年(975),礼部试和殿试分别放榜,标志着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。“探花”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。科举制度在宋朝趋于完备。宋朝在“探花”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。据江西丰城黄氏家谱载:北宋徽宗宣和三年(1121),黄彦正为进士第三人。他六兄弟中有三兄弟荣登同榜进士。宋徽宗对其家人大加赞赏。曾赐诗一首:“黄河曾见几番清,未见人间有此荣。千里朱旗迎五马,一门黄榜占三名。魁星昨夜朝金阙,皂盖今朝拥玉京。胜似状元和榜眼,探花皆是弟和兄。”

    北宋徽宗宣和三年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只有六年。由此可以看出,北宋晚期,“探花”一词已开始专指第三人。“探花”虽然代表了第三人及第。名位在“状元”和“榜眼”之后,但“探花”与“状元”、“榜眼”一起统称为“三鼎甲”。

    时至今日,废除科举制度已有100多年,科举考试早已烟消云散。惟独作为科举终端产品的“状元”、“榜眼”、“探花”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。近些年来成了频繁使用的词汇,在体育、教育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,成为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的代称。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。

    214、横店村长

    横店村长谢兴凡、谢灵运第888带子孙,探花现在的保存者谢稳波将探花牌匾摘下来给记者看。记者终于看到了寻找已久的探花牌匾实物。村长介绍,谢家隐居大山,已经有6代,上下100多年。祖上是从江西汤-湖南宜章-广东梅州过来的。

    225、 “两字探花”谢增轶事:

    真州旧有八景,泮池新柳为其一。泮池乃学宫前一湾水池,池呈月牙形。岸上柳枝袅袅,池中荷叶田田,雀鸣莺簧,应和着琅琅书声,确是读书佳境。在清代,学宫前曾连续竖起三座牌坊,以彰显当地科举三鼎甲的业绩。之前已分别介绍过状元陈倓,榜眼江德量,今日再言探花谢增。

    谢增(1813~?),字普斋,号梦渔。江苏仪征人。清道光三十年(1850)庚戌科陆增祥榜进士第三人。谈及谢增成为探花郎,有一则故事。

    殿试之日,道光皇帝驾崩尚不足百日,咸丰皇帝刚继位。按礼仪,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必须身着素服入场,于策中照例抬写处,遇“皇上”、“陛下”等词须加“当今”二字。然而通场士子只有谢增于卷中如此,其他士子多未留意。阅卷大臣认为谢增文辞得体,独得机窍,拟置状元。但见谢增书法甚劣,不免犹豫。清代科考不惟注重品行与才学,且兼及仪表、书法、策论。殿试一甲者选取,执行标准尤其严格,不容随意,若按其字,谢增列入二甲进士亦觉勉强。新继咸丰帝征求大臣之见,有大臣进言:殿试是重策论,而不只论书法,以列一甲三名为宜。因此,谢增即成是科探花,后人送一绰号为“两字探花”。

    谢增官至御史,为人端正,清风两袖,廉洁一生。此说并非虚言,有例可证。

    在京城,谢增与梅兰芳祖父梅巧玲属同乡,两人交谊深厚,往来颇密切。谢增旧学渊博,兼通音律,故梅巧玲常与谢研究字音、唱腔。梅巧玲知谢增经济拮据,故常送钱助谢渡难关;而谢增每次收到借款,不论多少,皆书借据,历数载共欠梅巧玲银子三千两。谢梦渔活至七十多岁,病故于北京,在扬州会馆设奠,梅巧玲亲来吊祭。梅巧玲见谢梦渔之子时,拿出一沓借据给谢梦渔的儿子看。谢增之子见此,惶恐道:“这事知晓,惟目前无力偿还,以后定当如数奉上。”梅巧玲摇头道:“我与令尊是多年至交,今知己远去,心内伤痛,来此并非索钱,特了结此事。”言罢,将所有借据放置灵前燃烧蜡烛之上,全部焚为灰烬。随后又问谢之子:“丧葬费用可够否?”知其困窘,梅巧玲从靴统里取出三百两银票交给谢梦渔之子,作为奠敬。当时在场目睹此景的亲友皆热泪盈眶,此事迅速传遍京城。

    探花谢增轶事不少,前人俞樾《右台仙馆笔记》、梁溪坐观老人《清代野记》等均有记载。俞樾曾于《右台仙馆笔记》中云:

    余同年谢梦渔给谏增亦为冥官,谢性率易,每以冥中事语人,无所忌,不闻其以漏言获罪也。光绪初,盛京将军崇公卒。崇名崇实,字璞山,亦庚戌同年也。未卒前一月,谢语人曰:“璞山其不久乎,吾昨已于冥中见其魂矣。”人不以为信,逾月而遗表闻,乃信谢言之有因也。

    因谢增常作可解不可解语,仿佛是先知先觉,别人觉其似有神经病。故谢增除“两字探花”这一名称外,另有一个绰号叫“神经探花”。

    咸丰二年,顺天府乡试,谢增没有去参加考差拔选,(考差是清代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。清制,乡试考官届期从京官中差遣,称为“试差”,而对其之选拔考试,即称“考试试差”,简称“考差”。)有人劝他应考,他称自己一生无考差运。到了秋天,同乡京官在会馆宴士聚会,刚入座,空中的一只乌鸦飞叫一声而去。谢增忽而神经兮兮地惊呼:“今科我乡只中一人,可惜,可惜!”在座的人皆觉其说梦话。然而发榜后,果真仪征只中方鼎锐一人,谢增之言又得到验证。

    谢增甚至能依据人之性格、气质判断其未来。

    据《清代野记》中记载:谢增某日拜访一位皇族宗室,还未坐定,门人报青麟到,宗室令传入。谢增暗想青麟是侍郎又为老翰林,怎可传唤呢,或许是另一“青麟”。可等那人进来,细观竟真是侍郎青麟,谢增慌忙欲离席回避。主人说:“他在我这儿无坐的位置,你不必谦逊。”回过头对青麟声色俱厉、大加斥责。谢增出来对人说:“我看这青老先生,将不得善终。”有人说:“青麟即将外任封官。”谢增说:“放外任更不得好结果,还不如在此。”大家皆不以为然。不久,青麟得到湖北巡抚之职,因广东土匪攻城失守而被处死。而这应验了谢增所言。

    谢增居京城为官三十年,很少宴请客人,在去世前一月,忽然遍请同年同乡至好者,大宴宾客于松筠巷,地点是杨忠愍公(杨忠愍,即杨继盛)祠堂。被请者心中颇疑惑,到达之时,见十多桌佳肴已经摆放好。大家不约而同问道:“先生何事大摆宴席?”谢增答道:“我将与诸君永别,不得不痛饮一回以当离筵也。”众人笑言:“君何以知之?”谢增指着忠愍神说:“此我故人,昨夜入梦相告,故知我辞世不远。”大家半信半疑,尽情痛饮而散。其后未满一月,谢增果真离别人间,此真令人惊叹。

    安贫乐道是谢增一生为人处世的哲学,这位乡贤的学问与品行至今仍令人景仰。

    探花牌匾发现地在桥头大地。

    那是我国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,有着众多的优秀客家传统文化。发源于上犹、全国独有的大型民间灯彩”九狮拜象”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客家文化遗产。“九狮拜象”是在当地龙灯、狮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灯彩,原多为”姓氏龙灯”,以显耀一个家族的政治地位、经济实力和文化修养。后来逐渐淡化了姓氏色彩,融入了祈福、驱邪、歌功颂德、展示威武强盛、喜庆娱乐等丰富内涵,体现了客家人对和谐、文明、进步的追求和向往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“谢灵运时代”的农庄里的姑娘们,开始“九狮拜象”。她们一个个因喝了鬼峡露酒而脸子红朴朴,**强烈,情意绵绵成群结队而舞,她们赤脚在月光的沙滩上,踏着口中唱出的旋律,和着涨潮的江水声翩翩起舞,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裙的姑娘苗条丰满毕现。他们也因喝了那种鬼酒,浑身灼热,青春涌动,情不自禁地和她们赤膀而舞。

    众人们狂笑着,和谢灵运、谢眺、董永、七仙女他们,揽住姑娘们,快快地旋转着,倒退、前进、跳跃兼而有之。手舞之足踏之。直到夜幕降临,年长的农人呼唤他们的女儿归家时,他们才依依不舍的与她分手。有胆大者便暗暗相约,午夜时分,木楼里再见功夫。

    姑娘走后,但见圆月鸟儿凫在林梢。

    他们烧一堆篝火,索性团聚在火旁,对月吟诗作对。灵运提议说:“为了不负如此好月,他们每人讲一个关于诗人的故事,如何?讲不出则罚酒三杯。”

    众人自然十分赞同,悦儿也不着急。只有小情人七妹妹着了急,一时说不出,羞得脸通红,如桃花。她只好对灵运说:“老师,你是我最敬佩的老师,由你代罚吧。”

    灵运一笑说:“可以。只是怕有人要吃醋了。”

    说毕他斜睨了董永一眼。

    他装着没听见。

    斯夜,就在鬼峡口沙滩上,他们烧起的那堆篝火旁,说起诗人的故事来,主讲人,则是灵运。由他们先讲,则当之无愧。

    圆月推出林间,笑笑地望着他们,又叹息着,躲进“谢灵运时代”的林中去了。

    226、探秘牛郎和灵运的归宿

    入夜,江南他们围坐在火场旁,开始讨论谢灵运的归宿之事。

    老郭就说:“下面就请江南快笔和教授先谈。”

    白发疏朗、额头发亮、相貌出众,气宇非凡的历史学家坐在桌对面,谦虚地推让着。

    白教授笑道:“初生牛犊不怕虎,还是你来开头吧!”

    江南呷了口茶,就不客气地开头了:

    “大家知道,《谢安世家》中曾经写过,乌衣诸子中,与谢灵运最谈得来的是谢混、谢瞻。族叔谢混,早在晋安帝义熙八年(公元412年),以“以逆罪”被杀。27岁的谢灵运,连族叔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。猝不及防,他悲痛得几天吃不下,睡不安。14年后,谢晦兄弟子侄六人,以同样的罪,腰斩市 ,弃尸街衢。谢晦佐命之功不论,只有弑逆恶行。谢混丧命亚朝,实是死在刘裕的刀下。刘宋王朝,欠谢氏家族的太多。”

    教授接着说:“谢灵运4岁时寄养地钱塘道馆,杜明师对他要求很严,不仅要他强身健骨,而且要他接受当时最良好的文化教育。笃志好学的谢灵运,博览群书,为一生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15岁回到建康乌衣巷,从闭塞的道馆到繁华的都邑,尤其是朱雀桥边,谢家和王家,菁华荟萃,族叔谢混文义赏会,顿使谢灵运眼界大开。他纵横俊发,文章之美,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。与文章之美的族兄谢瞻、文采风华江左第一的族叔谢混相并论。在终生难忘的欢愉岁月里,谢灵运承袭了祖父谢玄康乐公的封爵,食邑2000户,接着,又按照着惯例授员外散骑侍郎,晋世名家身有国封者,起家多拜员外散骑侍郎。”

    江南:这部书中还介绍了侍郎、散骑侍郎,皆属于“清贵”之官,由此迁转,往往可以致公卿,故而都由世空大族的成员担任。对于这样的好机会,谢灵运拒绝了,辞官不就。晋安帝义熙元年(公元405年)谢灵运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,从此开始步入仕途。这一年,他21岁。转年,谢灵运在族叔谢混的影响下,就任抚军将军刘毅的记室参军。他在刘毅幕府中,前后七年。刘裕进兵江陵,刘毅兵败自杀。

    鸣河:刘裕立即起用了谢灵运,使他为大慰参军。从江陵回到京都后,又改任谢灵运为秘书丞。不久,便被免职。春去秋来,罢官三年,没有任何可以启用的迹象。谢灵运和谢混的关系极为密切,且又追随刘毅达七年之久,这就决定了谢灵运不可能受到当政者的真正信任。更何况在他的心目中,刘裕出身北府兵,北府兵是祖父谢玄亲身组建的,要自己向家门下的老兵揖礼跪拜,循规蹈矩,这是很难为情的,也是违背心性的。

    他们的话题又转到了当年谢灵运归宿的事——

    江南说:“历史总会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。灵运攻入北京,晋王朝在起义军的呐喊声中宣告破灭。不久,他就被兵打败。他只好率兵南下,三百多年来,谢灵运究竟死于地?是战死沙场?还是寿终正寝?这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,众说纷纭。典型的说法有三种。下面请北方大学著名的历史教授白天前辈来说一说。”

    白教授很谦逊地说:“我也是近年才转向研究谢灵运归宿的问题的。显然曾经风光、辉煌一时的谢灵运最后回归了大自然。大自然保护了他的生命。他们归宿,学术界有三说。请看记者最近的报道。”他摸出一张大报,一字一句地读起来:

    一说:“死于齐云大雾山”。

    传说谢灵运退出京都,转大雾山境内,说他是在“单骑突围”中被人暗害的。据史料考证,谢灵运出京时有追随者相随,决不会“单骑突围”,更非凡人所能挨近。当时载文再说大雾山:“原来九百打死的是另一人……”《族谱》亦有记载。事实证明,大雾山死者绝非谢公。

    二说:“为僧去了”。

    据《县志》载,米县寺碑有“灵运”字,有“谢公墓”。《谢家演义》中又叙:他日日礼佛念经,种花竹,颓成了一个老衲,把从前的英雄气慨一消磨净尽,到七十岁才坐化而死。”到山时年38岁,正当年富力强,血气方刚。一位心怀壮志、勇谋双全的大诗人,会突然抛弃红尘遁入佛门,过着每日晨钟生活吗?显然是绝对不会的。

    据史料证明,他的南方之行,是长远的政治目的的。在大雾山“金蝉脱壳”之后,他和夫人从洞庭湖东岸南下,从江西进入湖南,欲伺机出山。见《实录》236页)。故灵运为僧之说既不符合谢灵运的一贯性格,亦不符合当时的历史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白教授读毕,沉吟良久,略带沉重沧桑味的语调说:“我们此行,寻找谢灵运归宿之谜,当务之急是找到那位农民考古学家。没有他的引路,我们就像一群瞎子,只能在黑暗中摸索。”

    江南立即表示赞同:“教授所言极是。”